2008年春节,多年未遇的大雪将大地掩盖得严严实实。
像马力一样的永动机式的建设者还有很多。CSNS的主要领导团队,有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其改造工程的丰富经验,通过一对一老带新的工作模式,着重提升年轻人的专业技能,并通过组织各种国内外讲座和出国学习及地方合作,拓宽青年人的视野。
高频系统组顶住巨大的压力,全体成员连续三年半维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除了开会、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在设备楼度过为了扩大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科技界的影响,增强工作人员对全国科技情况的了解,师先生主张要积极承担其他国家科技任务。学科发展战略调研工作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大家的组织协调能力,为高效开展评审工作打下重要基础。师先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值得当今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学习。回国后,不管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他的科技强国志向从未改变、愈久弥坚。
师先生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以下简称《成果选编》),他不但主持确定《指南》《成果选编》的结构框架,更是亲自对《成果选编》进行字斟句酌的修改,工作非常负责。时至今日,师先生开创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思想仍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安心从教之心来自从业者的一颗安静之心、安然之心和安适之心。
这是一个底线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他们还需要一个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教学的制度和人文环境,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既要底线约束,又要完善制度环境 如今,全国已掀起师德建设的热潮,各高校陆续在制度规范中加大了对师德的重视力度,提出了师德败坏零容忍的第一原则。事实上,在高校,一门课程的教学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教师不断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度、授课形式的创新性,甚至要精心挑选推荐给学生的每一本阅读书目、每一篇参考文献,才能保障学生较高的课堂参与度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只有消除高校急功近利的制度安排,才能消除教师的不安和浮躁之心,真正实现安心从教。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通过制度,加强教学和科研之间的融通,鼓励和激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并能反映在评价指标之中。
相比科研标准,职称评定中的教学标准相对较低,教学质量方面的考量也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但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仅靠教师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制度化保障是安心从教的重要保证澎湃新闻:如果我们想知道青海省科技厅的相关信息,应该如果获取? 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你首先通过青海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天河项目重要理论文章《天空河流: 发现、概念及其科学问题》的其中一家责任单位。
澎湃新闻:所以科技厅暂时不回应是吗? 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首先,我代(表)不了回应不回应。澎湃新闻:我们想知道天河工程审批和立项的情况。记者三次尝试电话联系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但电话无人接听。之后需要我们提供的,我们给青海大学那边。
青海省科技厅:请联系项目责任单位,青海大学 据前述科技部关于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料,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省部共建的实验室,青海省人民政府自2016年起,每年为该实验室提供不少于600万元的专项经费。澎湃新闻:青海省科技厅这边没有直接关联吗? 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这个还请问一下青海大学。
澎湃新闻:对于这个项目,科技厅应该是知情的吧? 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你还问一下青海大学吧。2018年11月2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联系了天河工程的牵头单位清华大学、第一参与单位青海大学以及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这篇发表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上的论文被认为是天河工程的重要理论基础,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王光谦。3月8日,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转载了该文章,并冠以标题:《清华大学与青海省、中国航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着力推进天河工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研究员杜钧: 为了不浪费宝贵的资源和误导公众,在没有得到气象部门的充分论证之前,希望有关部门三思而行,切不可好高骛远。他表示,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过关于天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论文或介绍。当记者表示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称天河工程是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的项目时,他再次表示,我们处没有这个项目,没有。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称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一位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工作多年的资深院士对天河工程的决策环节提出了质疑。青海大学科技处:不太清楚,需咨询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11月,青海大学新闻网报道,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天河工程就在其中。
2018年11月23日,澎湃新闻记者与青海大学科技处取得联系。延伸阅读:对天河工程部分质疑(来自科学网) 中国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中科院院士吴国雄: 科学争论是正常的。
2018年11月23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上述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位工作人员接听了电话。青海大学科技处回应:天河项目是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科技处是无关人员,不知情。
我建议你采访青海大学。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没有回应,科学辩来辩去 根据青海大学2017年的说法,清华大学是天河工程(全球水循环及天河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的牵头单位。记者追问对方是否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方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但是这个我们不方便说,随即挂断了电话。而魏加华和黄跃飞同时也是《天空河流:发现、概念及其科学问题》一文的合作作者。
天河工程较早的公开资料出现在2015年。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据该实验室官网的科研队伍信息显示,王光谦是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是水沙科学与水环境。通过对气象再分析数据的分析,该论文发现(大气中)通量强度很高的条带构成的网络结构是水汽汇聚、输送最为集中、强度最大的网络, 与地表河流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类似的分级网络属性, 可将其系综称为天空河流(River in the Sky), 或简称天河(Sky River)。
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青海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的电话,表明来意之后,工作人员让记者稍等,后表示:你说的这个事情我不清楚,我们没有这么个项目吧。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孙继明: 科学上对人工影响天气的云降水物理过程的认识还不完善和全面,还没有人工干预晴空大气形成云和降水的理论和技术。
青海大学办公室工作人员称没有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或三江源协同创新中心的联系方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科学家有责任向公众和决策部门进行科普,让大家作出正确的判断。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结构 从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看,天河工程是三江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一项重要工程。
他认为天河工程是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的工程,其最大问题是,在潜在影响没有评估清楚之前仓促上马。记者再次联系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表明想了解天河工程的决策过程以及青海省科技厅对项目争议的回应。
澎湃新闻:我们想了解天河工程在立项和审批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哪几位专家参与其中、天河工程主要涉及到青海省科技厅哪些单位和部门以及青海省科技厅对项目可行性争议的回应。青海省科技厅办公室:具体还得问青海大学才行。
据清华新闻网报道,2018年3月6日,清华大学与青海省、中国航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澎湃新闻记者邮件联系了王光谦院士、魏加华和黄跃飞,截止发稿时未收到回复。